咨询服务热线:
0512-69393111、18625222888
新闻中心
首页 > 新闻中心

原创:浅谈古钱币收藏及价值评估

发布时间:2023-01-28 03:01

浅谈古钱币收藏及价值评估

摘要:我国古钱币从秦朝方孔圆钱到清代机制钱币,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,通过古钱币的鉴定和评估,提升收藏价值,为历史、政治发展研究带来佐证,并且通过价值评估能够防止市面假古币的流通,减少群众的经济损失。本文就古钱币收藏及价值评估进行分析研究。

关键词:古钱币;收藏;价值评估

引言:我国作从商贷的贝币发展到秦代的方孔圆钱,战国出现了刀币、步币,清代逐渐采用机制币。随着我国经济提升,参与古钱币收藏群众逐渐增多,钱币造假情况频现,需要专业的钱币鉴定方法进行价值评估,通过对钱币的字、形、色、质、声等五方面进行多角度鉴定,并重视钱币的材质分析等为泉学发展奠定可靠的技术基础。

1.多角度鉴定

钱币的字、形、色、质、声五方面进行识别判断是收藏和价值评估中常见的方法,古钱币流传千百年,秦朝的秦半两钱币广泛应用影响整个中国封建制度中的古钱币,字为小篆,圆形方孔,钱币大的20克左右,小的则5-7克。汉朝则重量逐渐减少,字面平整,有郭类以外郭较多,内郭较少,存量不多,不容易分别,价值性不高。而到了宋朝字体变化较大,隶、行、草、楷以及篆等变化较大,多样性币种同期流行状态较为明显。钱币的锈蚀包浆上鉴定关注一直较高,真假钱币在表面色泽上差异较大,色泽是否自然,颜色是否生动,均可进行鉴定,假钱币的色泽容易被擦洗掉,而真币则不容易轻易去除,而挖补文字进行造假现象较多,需要更为细致的观察,真伪钱币鉴定需要深刻的理解。

2.材质鉴定

中国钱币多以铸造方式为主,铸币的合金比例各朝代均有不同,青铜、黄铜、紫铜等材料为主,部分经过水泡、土埋等状态后流传世事,呈现出其材质应有的颜色。古代钱币除以铜为主外还多以铅锡等合金元素,例如开元通宝的青铜钱合金为铜69.98%,铅18.01%,锡8.78%,颜色类似白同色,产生包浆多以略显黑色。明朝嘉靖年间黄铜铸钱开始,而在清朝新疆则多采用紫铜铸造,形成特有的“红钱”。古币表面的锈蚀较分子结构较为稳定,多样的材质为朝代认定带来佐证,通过材质的鉴定为收藏者提供可靠的信息,形成特有的鉴定的方式。

古钱币的收藏群体增多,为古钱币真伪认定带来新的要求,面对市场众多的古币造假方式,提升专业知识和经验,敢于揭露流通的假古钱币,防止收藏群众受到经济损失作出一定的贡献。

参考文献:

[1]周赛.我国古钱币文化艺术美探析[J].收藏与投资,2022,13(09):51-53.DOI:10.19897/j.cnki.scytz.2022.09.058.

[2].中国古钱币[J].时代英语(高三),2022(03):2.

[3]卢伯雄.收集古钱币不可走捷径[J].金融经济,2018(05):65-66.DOI:10.14057/j.cnki.cn43-1156/f.2018.05.029.

[4]龚士良.钱币评级领域的话语权[J].中国金融,2017(08):92.

收录淤《中国科学技术史》杂刊 原创作者:杨青 黄喜梅 编辑

 2022.11.29


微信公众号